【癌症家族】一家三口先後患大腸癌 癌末兒子積極抗病17年未復發
發布時間: 2022/08/27 11:49
即使罹患末期癌症,也未必是絕路。台灣三母子在17年內先後確診大腸癌,其中小兒子和媽媽更被診斷出屬癌末,癌細胞已擴散至周邊器官,但3人選擇積極接受治療,成功抗癌,肛門也得以完整保留,因此亦鼓勵癌友別放棄。
最新影片:
綜合台灣媒體報道,台中榮民總醫院日前分享一個家族性腸癌病例,並由當事人分享抗病經歷。17年前,居於彰化的張先生在35歲時被診斷出患上大腸癌,且因腫瘤過大,已入侵十二指腸和胰臟,無法開刀切除,醫生估計張先生只剩下約3個月至半年壽命。後來,他接受了10多次化療,腫瘤縮小近7成,及後因腫瘤糜爛致內出血,需開刀做手術,至今已17年也沒有復發。
然而就在9年前,當時張先生73歲的媽媽因腹部悶痛,也被檢查出罹患末期大腸癌,癌細胞並已轉移腹膜,難以開刀完全清除腫瘤。當時張先生的媽媽認為自己年紀大,不想治療,但被張先生用自己的抗癌經驗,成功說服接及治療。在經過15次化療後,至今也沒有再復發。
直到去年,張先生55歲的大哥因出現血便,接受檢查後發現肛門位置有腫瘤,確診大腸癌。由於腫瘤位置靠近肛門,若進行手術需切除肛門,最終他接受3個月放射性治療,成功令腫瘤縮小消失。張先生以家族抗癌經驗鼓勵病友:「只要配合醫療團隊治療,癌症是可被治癒!」
【同場加映】預防大腸癌湯水食物
台中榮民總醫院醫師黃俋霖表示,大腸癌有10至15%家族遺傳機率,如果有大腸癌家族病史的民眾,罹患大腸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2至4倍。而一種稱為「Lynch症候群」的家族性腸癌,是指上下兩代、連續3人罹患大腸癌,其中一人年齡會小於40歲。黃俋霖呼籲,若發現排便習慣有所改變,如出現腹瀉、便秘、腹痛、腹脹、血便或糞便帶血、食慾不振體重減輕,就應接受檢查,及早發現和治療。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責任編輯:羅嘉欣